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知道沸石能夠憑借自身優秀的吸附性、離子交換性應用于催化劑、吸附劑、貓砂、飼料添加、環境修復等領域。斯坦福大學研究生、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本杰明·斯奈德曾經說過,“在 1990 年代,科學家表明某些沸石在室溫下具有出色的將甲醛轉化為氧氣的能力。我們的研究最終解釋了這種化學轉化是如何發生的。”
天然沸石主要由鋁、硅和氧組成,其多孔分子結構使沸石能夠吸附多種氣味,并且不需要轉變為顆粒(如放射性廢物);沸石還用作催化劑來制造汽油、柴油和其他石化產品。1990 年代,俄羅斯科學家對用鐵制成的合成沸石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他們發現,即使在室溫下,暴露于甲烷氣體中的沸石也會立即開始產生甲醇。研究合著者、SLAC 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化學和光子科學教授Edward Solomon說“在室溫下制造的大部分甲醛被困在多孔沸石分子內,必須用水去除,依托于沸石尋找的一種將甲醛的有效吸附消除過程可能會產生深遠的經濟影響”。
沸石晶體鎖定在一個不尋常的、受約束的幾何形狀中,這導致了與甲醛的特殊反應性,其能夠定位發生催化作用的活性位點。目前,了解催化劑結構與反應性之間的關系是大規模開發環保涂料的關鍵第一步,但仍有許多技術障礙需要克服。